邑庠的意思解释
邑庠拼音:yì xiáng
邑庠注音:ㄧˋ ㄒㄧㄤˊ
邑庠解释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详细解释
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
《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 成 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绅 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国语词典
邑庠
yì xiángㄧˋ ㄒㄧㄤˊ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一.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祇谒先圣于邑庠。」
字义解释
yì
1.泛指城市:通都大~。2.县。
xiáng
古代的学校:~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
网络百科
邑庠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谒先圣于邑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