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的意思解释
杂言拼音:zá yán
杂言注音:ㄗㄚˊ ㄧㄢˊ
杂言解释
1.杂谈。
2.不纯正的言论。
3.即杂言诗。
详细解释
杂谈。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不纯正的言论。
元 吴海 《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説。”
即杂言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余歷考 汉 、 魏 、 六朝 、 唐 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絶句,乐府皆备有之。”参见“ 杂言诗 ”。
国语词典
杂言
zá yánㄗㄚˊ ㄧㄢˊ杂谈、漫谈。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字义解释
zá
1.多种多样的:复~。~色。~技。他看的书很~,哪方面的都有。2.正项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费。~项。~牌儿。3.混合在一起;掺杂:夹~。他~在人群中混进了城。草丛中还~有粉红色的野花。
yán
1.话:~语。语~。格~。诺~。发~。有~在先。~外之意。2.说:~之有理。畅所欲~。知无不~,~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万~书。全书近二十万~。4.姓。
网络百科
杂言
杂言,读音záyá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不纯正的言论。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