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正的意思解释
取正拼音:qǔ zhèng
取正注音:ㄑㄩˇ ㄓㄥˋ

取正解释
用作典范。
详细解释
用作典范。
《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 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灵帝 许之。 邕 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於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书·多方》“惟尔 殷侯 尹民” 唐 孔颖达 疏:“诸侯为民之主,民所取正。”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五:“ 倭 、 辰 、 余 国或横书,或左书,或结绳,或鍥木,唯 高丽 摹写颖法取正 中华 。”
字义解释

1.拿到手里:~款。~行李。把电灯泡~下来。2.得到;招致:~乐。~暖。自~灭亡。3.采取;选取:~道。录~。可~。给孩子~个名儿。4.姓。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