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逋的意思解释
毕逋拼音:bì bū
毕逋注音:ㄅㄧˋ ㄅㄨ

毕逋解释
1.鸟尾摆动貌。
2.乌鸦的别称。
详细解释
鸟尾摆动貌。
《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京都童謡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 南朝 梁 吴均 《城上乌》诗:“呜呜城上乌,翩翩尾毕逋。” 宋 梅尧臣 《邺中行》:“鸟乌声乐臺转高,各自毕逋夸疐尾。”
乌鸦的别称。
唐 顾况 《乌夜啼》诗之一:“毕逋发刺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宋 杨万里 《羲娥谣》:“ 羲和 梦破欲啟行,紫金毕逋啼一声。” 清 曹寅 《鸦鸣歌》:“红窗梦破吚嚘哑,古树风摇毕逋尾。”
国语词典
毕逋
bì būㄅㄧˋ ㄅㄨ状声词。形容禽类尾部摆动或鼓翅的声音。《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宋.刘宰〈野犬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也作「腷膊」。
字义解释

1.完结;完成:礼~。~其功于一役。2.全;完全:~生。~力。群贤~至。3.二十八宿之一。4.姓。

1.逃亡:~逃。2.拖欠:~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