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楷的意思解释
正楷拼音:zhèng kǎi
正楷注音:ㄓㄥˋ ㄎㄞˇ

正楷解释
即“楷书”
详细解释
即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
唐 徐浩 《古迹记》:“ 张芝 章草、 钟繇 正楷,时莫其先。”参见“ 楷2书 ”。
国语词典
正楷
zhèng kǎiㄓㄥˋ ㄎㄞˇ汉字字体的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为「正楷」。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
也称为「楷书」。字义解释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

1.法式;模范:~模。2.楷书:小~。也叫黄连木。落叶乔木。木材黄色。种子可榨油,叶可做黑色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