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的意思解释
蒸笼拼音:zhēng lóng
蒸笼注音:ㄓㄥ ㄌㄨㄙˊ
蒸笼解释
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详细解释
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红楼梦》第三八回:“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大家赶紧些,还要上蒸笼呢。”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大伙都像蹲在蒸笼里,满身汗水,喘不过气。”
国语词典
蒸笼
zhēng lóngㄓㄥ ㄌㄨㄥˊ一种笼形烹调器具。一般用竹片、木片等制成,用以炊蒸食物。
也称为「笼屉」。字义解释
zhēng
1.液体受热转化成气体上升:~发。水~气。2.一种烹饪方法。利用沸水的热气使物品变熟、变热:~馒头。把冷饭~一下儿。
lóng lǒng
1.笼子:竹~。兔~。鸡从~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3.蒸笼:小~包子。馒头刚上~。4.把手放在袖筒里:~着手。笼子(lǒng·zi):箱~。
网络百科
蒸笼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竹蒸笼的种类主要分为青皮慈竹蒸笼和去青皮楠竹蒸笼,目前青皮慈竹蒸笼比较罕见,主要因为价格低廉,质量不好,80年代初期比较普遍。去青皮的蒸笼材质多为楠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比较厚所以都必须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