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民的意思解释
饥民拼音:jī mín
饥民注音:ㄐㄧ ㄇㄧㄣˊ
饥民解释
因饥荒挨饿的人:赈济~。
详细解释
荒年无食之民。飢,通“ 饥 ”。
《后汉书·袁术传》:“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 江 淮 閒相食殆尽。时 舒仲应 为 术 沛 相, 术 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 仲应 悉散以给飢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关 内旱,飢民多卖子以接衣食。”
指挨饿的人。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七:“和城内费了种种的交涉,在十月初头,便有开城放出飢民的事。”
荒年无食之民。
《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长安 饥民,孰不延望?”《清史稿·食货志一》:“ 魏裔介 亦请饥民转徙,得入籍占田。”
国语词典
饥民
jī mínㄐㄧ ㄇㄧㄣˊ因饥荒而缺乏食物的人民。
如:「北非因长年干旱造成许多饥民饿死。」
字义解释
jī
1.饿:~餐渴饮。如~似渴。2.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连年大~。
mín
1.人民:国泰~安。为~除害。2.指某种人:藏~。回~。农~。渔~。牧~。居~。侨~。3.民间的:~歌。~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航。~用。5.姓。
网络百科
饥民
饥民,汉语词汇。
拼音:jīmín
释义:荒年无食之民。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