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服的意思解释
正服拼音:zhèng fú
正服注音:ㄓㄥˋ ㄈㄨˊ

正服解释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何晏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清夏炘《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清夏炘《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
2.服正服。清夏炘《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秦始皇帝冕旒正服,手携胡亥,出现于窗口。”
3.端正衣冠。晋裴頠《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4.谓正朔与服色。《史记·孝文本纪论》:“廪廪乡改正服封禪矣,谦让未成於今。”《汉书·郊祀志上》:“是后,文帝怠於改正服鬼神之事。”颜师古注:“正,正朔也。服,服色也。”
详细解释
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
《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褻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不正。褻尚不衣,正服无所施。”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裼袭》:“《周礼》朝祭正服皆曰服,如冕服、爵弁服、皮弁服、冠弁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丧服义例》:“盖义服亦正服也,岂有臣为君之义斩而非正服者乎!”
服正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年之丧》:“此以《礼记》诸篇证《仪礼》,而知三年之丧,正服二十五月,加禫二十七月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 秦始皇帝 冕旒正服,手携 胡亥 ,出现于窗口。”
端正衣冠。
晋 裴頠 《女史箴》:“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
谓正朔与服色。
《史记·孝文本纪论》:“廪廪乡改正服封禪矣,谦让未成於今。”《汉书·郊祀志上》:“是后, 文帝 怠於改正服鬼神之事。” 颜师古 注:“正,正朔也。服,服色也。”
字义解释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

1.衣服;衣裳:制~。便~。2.丧服:有~在身。3.穿(衣服):~丧。4.吃(药):~药。内~。每次~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刑。~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输。心~口~。你有道理,我算~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