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的意思解释
罪己拼音:zuì jǐ
罪己注音:ㄗㄨㄟˋ ㄐㄧˇ

罪己解释
引咎自责。《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何高祖惟知杀人,而曾不罪己也。”
详细解释
引咎自责。
《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何 高祖 惟知杀人,而曾不罪己也。”
国语词典
罪己
zuì jǐㄗㄨㄟˋ ㄐㄧˇ归罪于己。
《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浡焉。」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
字义解释

1.犯法的行为:~大恶极。立功赎~。2.过失:不应归~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待~。4.苦难;痛苦:受~。

1.自己:知~知彼。舍~为人。严于律~。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网络百科
罪己
罪己,汉语词语,意为引咎自责,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何高祖惟知杀人,而曾不罪己也。”历史上最有名的是汉武帝刘彻的轮台罪己诏。
轮台罪己诏是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汉武帝所下的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