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①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②秋,影入平羌③江水流。
夜发④清溪⑤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⑥。
① 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八(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0 年版)。
②〔半轮〕半边,半个。
③〔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④〔发〕出发。
⑤〔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⑥〔渝州〕今重庆一带。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⑦ 杜 甫
岐王⑧宅里寻常⑨见,崔九⑩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 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江南,这里指湖南一带。杜甫和李龟年重逢是在潭州( 今 湖 南 长 沙 )。 李 龟 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 南。 杜 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诗人。
⑧〔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⑨〔寻常〕经常。
⑩〔崔九〕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的乐师交往,是很“寻常”的。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句很有名,“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②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③战场开。
① 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三(上海古 籍 出 版 社 1981 年版 )。 行军,行营、军营。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 节。 故 园, 故 乡。 原 诗注:“ 时 未 收 长 安。” 岑 参( 约 715—770), 江 陵( 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②〔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③〔傍〕靠近。
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可是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诗人“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很快,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走出来,联想到故园的菊花——它们在沦陷的都城,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虽然没有主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像诗中的“故园菊”,其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④ 李 益
回乐烽⑤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⑥尽望乡。
④ 选自《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
⑤〔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⑥〔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前两句写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这样的宁静如果不被打破,也许诗人可以沉浸其中,体味大漠那亘古的苍茫。可是,就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顿时,一切崇高和悲壮都化作了绵绵不绝的乡愁。笛声在扩散,愁思在蔓延,在这样一个凄清的夜晚,集体的失眠也不可避免。读时发挥想象,沉浸其中,就能体会到那种苍凉旷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