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备课素材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札记、练习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体会、学习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此诗。

  2、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

  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三、朗读《观沧海》,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

  (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六、小结

  师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七、拓展延伸

  师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观沧海》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运用适当的音乐和画面来创设情境,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教师要在必要处进行引导、点拨和讲解,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以及曹操图片,教师适时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位英雄的杰作,那是曹操的《观沧海》。

  二、(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三、解题(多媒体出示)

  1、作者介绍

  2、体裁

  3、背景

  四、诵读课文

  1、首先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仔细地听,将生字标记出来,不懂意思的词加上点,仔细听这些字词的发音。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认读两遍,对生字的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识记。

  3、学生一读课文,齐读,读准字音。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朗读诗歌要注意正确处理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言的节奏型是: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峙”“起”“里”“志”等字,押的是“i”韵。)赏景诗一般语速较慢,诗人往往是边赏景边歌从心来。此诗的语调比较激昂、雄浑有力。

  学生二读课文,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看屏幕赏读,一边欣赏壮阔的画面,一边想象诗人当时的感受。

  5、理解诗歌内容,先要明白字词的意思。学生三读:自读,看注释或资料,补充注释一些字,然后释译全诗。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译文:(挥师)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聚集在一起生长,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五、赏析古诗

  学生四读:快速默读,然后说一说:作者观海观(看)到什么样的景?(明确“写了什么”)在文中标记一下,首先是哪些事物,请举手回答。

  明确:描写了曹操登碣石山所见沧海之景:海水、山岛、草木、洪波、日、月、星辰。

  讨论1: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

  海水荡漾 动景 山岛耸立 静景   实景

  草木丰茂 静景 洪波涌起 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想象之景 虚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总结:写实景中有动有静,这样动静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和宏伟。常言说:世上最大的地方是海洋,比海洋还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什么?——人的心。用在这时候是不是最准确?曹操不仅看到了大海,还在想象中看到了日月星辰。那么,我们用一个什么词来准确概括诗人的心胸?——博大!“日月星辰这些亘古不变的事物,好像都是从眼前的海中出来”,意思是它们也在运动中,它们每天要从海里升上天空,在它们日常运行的位置上去,那它们有一种什么精神才可以?——昂扬奋发的精神!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此诗:这首诗借写所观海景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明确: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那么,看到这么宏伟的景象,诗人的心里会想什么?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讨论2:“诗言志”。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已经知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一句:日月星辰这些亘古不变的事物好像都是从眼前的海中出来的,意思是不是大海主宰着一切?而这大海在诗人眼前,也在诗人心中,他是否在想,中国辽阔的山河大地何时为我曹操主宰,号令天下之“令”何时皆出于我曹操之口?“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不会为了写景而写景,我们透过这些景物了解诗人的情感。正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

  现在,让我们带着我们的远大理想,像曹操那样很豪气地朗诵一遍《观沧海》!

  讨论3:此诗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第一层(1—2)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3—8)描写海水和山岛。

  第三层(9—12)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讨论4: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全诗围绕什么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这首诗先写景,在写景中自然的抒情,这首诗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全由“观”字展开。“观”是“诗眼”。

  六、小结:

  “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观沧海》教学设计之三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一节中的第一首诗。诗人曹操借景抒情作此诗,表达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宏愿的豪迈气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整体理解文意;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曹操,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说一说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熟知曹操是因为他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奸诈、残忍、多疑的人,但其实在历史上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性情豪放,写出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情;他志向远大,写下来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千古名句。而当他东临碣石,又写下了《观沧海》这样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与曹操一起,登山、赏景、品诗。

  板书课题。

  (二)初读

  1、“三分文章七分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朗读要求。

  (1)找生说一说本节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并领读。

  (2)字词疏通了,找同学读一下这首诗。学生评价。(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

  2、听读。

  刚才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风格,著名朗诵家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仿读。

  (1)学生评价朗诵家所读

  (2)学生仿读

  (3)齐读

  (三)品读

  1、通过朗读,我想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一定了解。再读诗,思考,全诗是由哪个字展开的?

  (出示“观”的篆体字)这是“观”的篆体,非常形象的一个字,有眼,有耳,有头。也就是说,观可以是看,可以是听,也可以是想象。

  2、从全诗来看,诗人“观”到了什么?

  将学生说出的景物板书到黑板上。

  3、这是诗人观察到的景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写景时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实景很好理解,我们来看一下诗人想象中的景。这一句,我们要如何解释?

  日月银河都由大海吐纳,形式上是两句话,但实则写了一件事,这里诗人使用了一种叫做“互文”的修辞手法。

  解释“互文”并举例。

  5、描绘。

  诗人观到的景象在我们眼前一一掠过,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描绘(对“描绘”做一个简介让学生理解要求,同时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老师的要求)。

  写完后先小组交流,选出最精彩的片段进行展示。

  6、同学们描绘得如此精彩,那是否也能读得精彩呢?让我们感受着这些景致一起读。

  四、体悟情感

  感受至此,你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诗人作诗的背景

  3、学生在体悟后再回答

  4、老师总结

  5、诗人的情感就蕴藏在这种种风景之下,让我们感诗人之所观,感诗人之所感,共同背诵这首诗。

  五、演读

  1、通过对诗歌的解读与体会,相信同学们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演读。老师这里有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配乐朗读、配上熟悉的曲调演唱、带动作表演朗读……

  2、当曹操登上碣石山顶,周围的一草一木,远处的海面都给诗人带来触动,他的内心涌起多少感慨于激情!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一起朗读。

  六、总结

  一首《观沧海》因为大家的演绎变得灵动,变得不凡。这节课我们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学习诗歌的方法。《观沧海》为我们打开一扇诗词学习的新的大门。课下同学们回顾本节所学,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自学《龟虽寿》,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期待你们自己独到的见解。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练习设计

  1、下列对《观沧海》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写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体验和复杂心态。

  B.从诗中所描绘的树、草、风可看出是夏秋两季的景物。

  C.最后两句是为配乐才加的,与正文内容无甚关系。

  D.曹操把自然作为观照的对象,描写大海的壮美,借景抒情,表现诗人阔大胸怀和豪迈乐观的精神,意境空阔。

  2、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3、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4、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C.作者以日月星汉自比,通过写日月的运行、星汉的灿烂,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又很含蓄。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5、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平稳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

  B.全诗紧扣一个“观”字,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巧妙结合起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C.“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D.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人把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6.选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抒情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将眼前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雄姿,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壮的基调。“观”字统领全篇,以下都写观海所见。

  C.前六句写实景,诗人从大处着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丛生”、“丰茂”则形象地描绘出岛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D.后四句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7、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一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所想。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互相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的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札记

  《观沧海》一文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的一首诗歌。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诗歌教学只要求有初步的感悟,并能结合文句来谈自身读后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我在上完本课后,总结了一下问题:

  第一:我们的学生在结合画面表达自身感受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达得很笼统,不够具体且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感悟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我们的学生对古诗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很不到位。

  第三:通过这节课我们学生的表现,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朗读缺乏应有的技巧。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加强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个人情感,来品味诗歌。让学生自觉地走入诗歌,理解诗歌。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意象,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做到真正的走入诗歌,走近作者,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引起共鸣,从而指导他们的行动。去主动思考发言,来谈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