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罗贯中

三顾茅庐 - 人教版语文9上_135三顾茅庐 - 人教版语文9上_136三顾茅庐 - 人教版语文9上_137三顾茅庐 - 人教版语文9上_138

24 三顾茅庐

罗贯中

  却说玄德②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③ 。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⑤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

  ①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 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 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 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 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 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 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 术成就。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顾,拜访。

  ②〔玄德〕即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 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在小说中,刘备和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是结义兄弟。

  ③〔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春秋时期齐桓公想去看一个小臣,亲自去了三次都没见到。旁人劝他不要去了,他不听,第五次才终于见到。东郭野人,就是齐桓公要见的那个小臣。反,同“返”。

  ④〔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经隐居于此。一说在今河南南阳。

  ⑤〔犹然〕仍然。

  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①。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 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 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② ,头戴纶巾 ③,身披鹤氅④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⑤ ,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⑥ 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⑦。”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⑧ 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⑨ ,岂虚 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 ⑩ 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⑪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⑫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⑬而告曰:“汉室倾颓⑭,奸臣窃命⑮,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董卓造逆⑯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⑰ ,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⑱,此诚⑲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

  ①〔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②〔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③〔纶(guān)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④〔鹤氅(chǎng)〕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⑤〔胄(zhòu)〕帝王或贵族的后代。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

  ⑥〔审〕明白,知道。

  ⑦〔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

  ⑧〔恨〕遗憾。

  ⑨〔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司马徽(字德操)、徐庶(字元直)都曾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

  ⑩〔曲〕敬辞,表示对方降低身份。

  ⑪〔林泉〕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⑫〔开〕启发。

  ⑬〔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

  ⑭〔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汉室,指汉朝。倾颓,衰败。

  ⑮〔奸臣窃命〕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⑯〔董卓造逆〕指董卓杀死少帝刘辩一事。

  ⑰〔袁绍〕汉末的冀州牧(州长官),占有冀、青、并、幽四州(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北部一带)。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只有几万兵力,但是用计谋打败了他,史称“官渡之战”。

  ⑱〔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⑲〔诚〕确实。

  历三世①,国险而民附②,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③ 。荆州④ 北据汉、沔⑤,利尽南海⑥,东连吴会⑦,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⑧,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⑨, 将军岂有意乎?益州⑩ 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⑪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⑫,民殷⑬国富,而不知存恤⑭,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⑮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⑯,西和诸戎⑰,南抚彝、越⑱,外结孙权,内修政理⑲;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⑳,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㉑,百姓有不箪食壶浆㉒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㉓。”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玄德闻言,避席㉔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㉕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①〔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孙权继承父(孙坚)兄(孙策)之业,占据江东(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说“已历三世”。

  ②〔国险而民附〕吴国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③〔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可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图,谋取。

  ④〔荆州〕古代州名。汉代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

  ⑤〔汉、沔(miǎn)〕汉水、沔水,这里指汉水流域。

  ⑥〔利尽南海〕意思是一直到南海的收益都能得到。南海,泛指南方近海的地方。

  ⑦〔吴会(kuài)〕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今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

  ⑧〔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⑨〔是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殆,大概。资,资助、供给。

  ⑩〔益州〕汉代州名,今四川一带。

  ⑪〔高祖〕指刘邦。

  ⑫〔刘璋(zhāng)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⑬〔殷〕富庶。

  ⑭〔存恤(xù)〕爱惜,体恤。

  ⑮〔总揽〕广为延揽。

  ⑯〔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⑰〔戎〕古时对我国西部民族的称呼。

  ⑱〔彝、越〕指我国南部民族。

  ⑲〔政理〕政治。

  ⑳〔宛、洛〕今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指中原地区。

  ㉑〔秦川〕秦国故地,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㉒〔箪(dān)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㉓〔惟将军图之〕希望将军考虑这些建议。惟,希望。图,考虑。

  ㉔〔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

  ㉕〔豫州〕这里代指刘备,他曾当过豫州牧。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 宿一宵。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咐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 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①。

  ①〔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指刘备 临终托孤,诸葛亮无法脱身归隐,最后病逝在五丈原。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五丈原,在今陕西宝鸡岐山。

  阅读提示

  “三顾茅庐”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只有寥寥数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在小说中却演绎出如此生动曲折的故事来。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而见面后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史称“隆中对”),则是诸葛亮雄才大略的集中展现。本课节选的篇幅不长,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读后与同学讨论: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隆中对”在《三国演义》整个故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后的情节基本上是对“隆中对”策略的逐步实施。如有兴趣,可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