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杜甫

石壕吏 - 132

石壕吏①

杜 甫

  暮投②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③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④:三男邺城戍⑤。一男附书至⑥,二男新⑦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⑧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⑨。有孙母未去⑩出入无完裙⑪。老妪⑫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⑬。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① 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⑤〔戍(shù)〕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⑪〔完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⑫〔老妪(yù)〕老妇。

  ⑬〔幽咽(yè)〕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