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 138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 139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 140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 141

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等等。下面的活动围绕“和”展开,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开展活动,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最后全班集中开一次讨论会。

  一、探“和”之义

  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下面的材料,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

  (齐景)公曰:“唯(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阅读下面的资料,也可自行搜集,适当补充,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3.讨论之前要认真阅读、思考,讨论时要相互补充、启发。整理各人发言,汇总后放入本次综合性学习档案袋。

  二、寻“和”之用

  1.“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原文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说法很多。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等。下面这则《“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和为贵”原则在生活中的体现。你还知道哪些体现“和为贵”的例子?课外搜集这方面的事例,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身边的事,从中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老家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读完来信,随即写了一封信交给来人,命令快速带回老家。家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什么锦囊妙计。但打开来,只见到一首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一合计,明白了张英的苦心:多年邻居,毕竟要以和为贵。于是立即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谦让态度。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了吴姓邻居,他们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争端很快平息了,于是,两家之间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

  2.张英的诗,其实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它们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参考示例,每名同学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组内互相评改,选出优秀的标语在班上展示。

  ●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 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 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

  ● 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

  三、班级讨论会

  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

  2.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

  ●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设置三个话题,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话题。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搜集并认真阅读与该话题有关的新闻报道及评论,仔细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 小组内讨论、交流。观点一致的同学结成伙伴,共同整理资料,深入交流,最后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时事讨论会。被推荐的同学组成该话题的时事讨论组。另外推荐一名讨论会主持人。

  ● 在班上举办时事讨论会。讨论会可以分三个时段,每个时段一个话题。由该话题组的时事讨论会成员及主持人共同完成。讨论时注意遵守之前制订的“议事规则”。

  ●讨论会期间,主持人可根据情况,随机邀请听众参与讨论。

  ● 其他同学在旁听讨论会时要认真,并仔细观察讨论会成员的表现。会后,针对本次讨论会成员的表现做评点,选出你认为表现最佳的同学,并说明选他的理由。注意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