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 - 人教版语文8上_34回忆我的母亲 - 人教版语文8上_36回忆我的母亲 - 人教版语文8上_37回忆我的母亲 - 人教版语文8上_38

7  回忆我的母亲①

朱德

  预习

  ◎1944年4 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阅读课文,感受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 文章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画出打动你的地方,简要记下你的阅读感受。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②。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③,在“湖广填四川④”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

  ①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②〔佃(diàn)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③〔客籍人〕寄居本地的外地人,与“土著”相对。

  ④〔湖广填四川〕明清时期(主要是清朝初期)大规模向四川地区的移民活动。当时,四川由于战乱和灾荒,人口急剧减少,政府便从湖南、湖北以及广东、江西、福建等地招来大量移民,进川立户,开耕就食。因为移民主要来自今湖南、湖北(原属湖广行省),故称“湖广填四川”。

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 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①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 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 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 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①〔好劳动〕劳动的好手。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 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 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①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 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②”。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 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③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

  ①〔妯娌(zhóuli)〕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②〔吃大户〕旧时遇着荒年,饥民聚集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

  ③〔顺庆〕指清顺庆府,治所在今四川南充。

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 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 走云南,参加新军①和同盟会②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③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 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 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 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 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 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④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①〔新军〕清代末年清政府按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

  ②〔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1905年由孙中山倡导成立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改组为国民党。

  ③〔大革命〕指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④〔辍(chuò)〕停。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 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 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思考探究

  一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二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三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积累拓展

  四 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五 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朱德回忆母亲的形象

  提起了母亲,朱德将军满脸温情和悲痛。生他的时候,母亲不过二十刚过的年龄。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突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