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周亚夫军细柳①
司马迁
阅读提示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选自《史记》的这篇课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这位将军到底是怎样的人呢?阅读课文,相信你也会深深地被他折服。
文帝之后六年②,匈奴大入边③。乃以宗正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⑤;祝兹侯⑥徐厉为将军,军棘门⑦;以河内守⑧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⑨。至霸上及棘门军⑩,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⑪之⑫细柳
① 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周亚夫(?—前143),西汉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军,驻军、驻扎。细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②〔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202—前157),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 在位。
③〔入边〕侵入边境。
④〔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⑤〔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一作“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⑥〔祝兹侯〕封号。
⑦〔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⑧〔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⑨〔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劳,慰劳。
⑩〔军〕军营。
⑪〔已而〕不久。
⑫〔之〕到,往。
军,军士吏被①甲,锐兵刃②,彀弓弩③,持满④。天子先驱⑤至,不得入。先 驱曰:“天子且⑥至!”军门都尉⑦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⑧’。”居无何⑨,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⑩诏将军:“吾欲入劳 军。”亚夫乃传言开壁⑪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⑫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⑬曰:“介胄之士不拜⑭,请以军 礼见。”天子为动⑮,改容式车⑯。使人称谢⑰:“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⑱者霸上、棘门 军,若儿戏耳,其将固⑲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 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中不得驱驰
2. 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3.已而之细柳军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 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①〔被(pī)〕同“披”,穿着。
②〔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③〔彀(ɡòu)弓弩(nǔ)〕张开弓弩。彀,张开。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④〔持满〕把弓拉满。
⑤〔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⑥〔且〕将要。
⑦〔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⑧〔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⑨〔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无何,不久。
⑩〔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⑪〔壁〕营垒。
⑫〔按辔〕控制住车马。
⑬〔持兵揖(yī)〕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⑭〔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⑮〔为动〕被感动。
⑯〔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⑰〔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⑱〔曩(nǎnɡ)〕先前。
⑲〔固〕必,一定。
四、《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历代名家评《史记》
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司马)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
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郑樵《通志总序》
(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从来的史书没有像它(《史记》)这样具有作者个人的色彩的。其中有他自己
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有他自己的情感作用,有他自己的肺腑和心肠。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