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2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4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5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6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7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人教版语文8上_118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①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 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 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②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③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①选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周定舫(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瞻(zhān)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

  ②〔矗(chù)立〕高耸地立着。

  ③〔花岗石〕指用花岗岩等加工而成的石材。花岗岩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 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 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 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②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 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 面朝北,在一块60 吨重、 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③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 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④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 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介绍“庄严隆重的奠基礼”、建造时的全民支援,强调碑的高度、石材的坚硬洁白, 既具体而准确地说明建 筑本身,又体现其象征 意义。

  碑文虽短,字字千钧,铭刻历史,歌颂英 雄。英雄为人民牺牲,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 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汉白玉〕一种白色的大理石,质地致密,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③〔镏(liú)金〕将金子溶解在水银中,涂饰于器物表面,可以经久不褪色。

  ④〔上溯(sù)〕从现在往以前推。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① 的小庑殿顶② 。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 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 之久。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 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

  ①〔重幔(màn)〕重叠的帷幕。这里指重幔形状的浮雕图案。

  ②〔庑(wǔ)殿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微弯曲。

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 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 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 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 着大刀、梭镖① 、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 飘扬。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 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 在地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

  ①〔梭镖〕装有长柄、两边有刃的尖刀

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 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 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 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 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 威,英国巡捕① 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 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 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 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 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 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 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② 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1927 年8 月1日凌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

  ①〔巡捕〕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租界设置的警察。

  ②〔外滩〕上海市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沿黄浦江西岸地区。因处于上海旧城之外,故名外滩。19世纪中叶起,外国殖民主义者以此地为重要据点,陆续建设了银行、海关、洋行、领事馆、饭店等建筑。

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 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 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 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① ,去和敌人战斗。画面 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 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 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 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②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

  ①〔青纱帐〕指大片高粱、玉米等长得又高又 密,好像青纱制成的帐幕。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敌后游击战争,常以青纱帐为屏蔽。

  ②〔天堑(qiàn)〕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

  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 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 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阅读提示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不朽的建筑杰作,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独 立解放、自由幸福、繁荣富强的精神象征。作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 问许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并多次实地考察,最终以“瞻仰记”的形式写成此文,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给读者以身临 其境之感。

  作者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贯串全文的主线,牢牢抓住纪念英雄烈士的立碑意图,依次说明纪念碑的位置、体量、题字与碑文、碑身造型、装饰花纹等,详细介绍了反映百年革命历史、展现先烈事迹的十幅大浮雕,把对建筑本身的说明、对历史画卷的描绘和对纪念碑内涵的阐释结合起来,笔端饱含崇敬、怀念之情。这使得文章不仅具有说明文准确、客观的一般特点,又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阅读时要在了解说明对象特征的同时,学习历史,提升思想,从先烈那里获取精神的力量。

  从紫金山南麓的巍巍中山陵,到俯瞰岷江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再到香山红叶中的双清别墅,神州大地上分布着众多与百年以来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建筑,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无比恢宏、无比厚重的凝固的史诗。从中选择你熟悉的一座,搜集资料,尽可能实地探访,了解它的建筑特点、相关史实和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借鉴课文的写法向同学作些介绍,并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文字或音、视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