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①
《战国策》
阅读提示
本文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秦王提出以五百里地换取安陵,其实就是想吞并。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阅读课文,想一想,唐雎为什么能让秦王屈服?
秦王②使人谓安陵君③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④安陵,安陵君其⑤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⑥,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⑦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⑧,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⑨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⑩怒,谓唐雎曰:“公⑪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⑫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①选自《战国策 ·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题目是后人加的。唐雎,战国末期人。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辱,辱没、辜负。《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②〔秦王〕指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④〔易〕交换。
⑤〔其〕表示祈使语气。
⑥〔加惠〕施与恩惠。
⑦〔错意〕在意。错,同“措”。
⑧〔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增广、扩充。
⑨〔岂直〕哪里只是。
⑩〔怫(fú)然〕愤怒的样子。
⑪〔公〕对人的敬称。
⑫〔伏尸〕横尸在地。
衣①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② ,以头抢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④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⑤;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⑦。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⑧ ,与臣而将四矣⑨。若士必⑩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⑪ ,今日是也。”挺⑫剑而起。
秦王色挠⑬,长跪而谢之⑭ 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⑮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⑯以有先生也。”
①〔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②〔免冠徒跣(xiǎn)〕摘下帽子,光着脚。徒,裸露。跣,赤脚。
③〔抢(qiāng)〕碰,撞。
④〔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⑤〔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hélǘ])想杀僚自立,假意宴请,让专诸借献鱼之机刺杀了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等自然现象,古人认为是发生灾变的征兆。
⑥〔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韩国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请聂政去刺杀了韩傀。
⑦〔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在僚被杀后,逃到卫国,吴王阖闾派要离去把他杀了。仓,同“苍”。
⑧〔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 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休祲,吉 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
⑨〔与臣而将四矣〕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唐雎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
⑩〔必〕一定。
⑪〔缟(gǎo)素〕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缟、素,都是白色的绢。
⑫〔挺〕拔。
⑬〔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⑭〔长跪而谢之〕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 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
⑮〔谕〕明白,懂得。
⑯〔徒〕只,仅仅。
思考探究
一、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二 、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三、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
1.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与臣而将四矣。
甚矣,汝之不惠!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
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