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预习
◎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书对你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引发你思考的语句,以旁批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悟。
谈读书①
弗朗西斯·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②,足以傅彩③,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 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④ 好学 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⑤太盛则矫⑥,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⑦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 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⑧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
①选自《玫瑰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佐良译。弗朗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②〔怡情〕使心情愉快。
③〔傅彩〕涂上色彩。这里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④〔舍〕抛开。
⑤〔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⑥〔矫〕做作,不真实。
⑦〔学究〕指迂腐的读书人。
⑧〔范〕这里是衡量、检验的意思。
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①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 摘句②,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③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④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⑤,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⑥,盖是辈皆吹毛求疵⑦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不求甚解⑧
马南部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
①〔诘(jié)难〕诘问,为难。
②〔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③〔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④〔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⑤〔滞碍〕不通畅。
⑥〔经院哲学〕欧洲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的哲学,注重采用烦琐的抽象推理的方法,又被称为“烦琐哲学”。
⑦〔吹毛求疵(cī)〕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⑧选自《燕山夜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马南邨(cin)(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 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 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 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①,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 粲② 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③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①〔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曾组织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②〔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英雄记》十卷,记载东汉末年史事,原书已亡佚,后人辑为《英雄记钞》。
③〔务〕致力。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 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① 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 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 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 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陆象山(1139—1193)〕即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临川)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倡导“心即理”的学说,曾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世称“象山先生”。
思考探究
一、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二、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1.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三、《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积累拓展
四、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背诵《谈读书》。
五、许多名家都曾翻译过《谈读书》这篇文章,各有特色。下面节选了几个译本的片段,读一读,与课文比较一下,体会不同译本的语言特色。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水天同译《论学问》
书有供人尝之者,有供人吞食者,亦有不多之书为供人咀嚼与消化者;易言之,书有仅须部分读之者,有仅须涉猎然无须细玩之者,少数书亦有须全读者,而其读则必勤必细,必全神贯注。书甚至可由人代读,读后令作撮要,然此必限于书中之非重要内容,且亦必非重要之书;诚以过滤之书亦犹过滤之水,甚乏味也。
——高健译《说学》
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书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
——曹明伦译《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