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出师表①
诸葛亮
预习
◎ 诸葛亮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重温《诫子书》和《三顾茅庐》,课外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加深对他的了解。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恰当的语气。
先帝②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③,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④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⑤,忠志之士忘身于外⑥者,盖追⑦ 先帝之殊遇⑧,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⑨,以光⑩先帝遗德,恢弘⑪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⑫,引喻失义⑬,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⑮。若有作奸犯科⑯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⑰论其刑⑱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⑲,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⑳也。
①选自《诸葛亮集 ·文集》卷一(中华书局 2012年版)。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 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②〔先帝 〕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③〔崩殂(cú)〕指帝王之死。
④〔秋〕时候。
⑤〔内〕朝廷。
⑥〔外〕这里指疆场。
⑦〔追〕追念。
⑧〔殊遇〕特殊的礼遇。
⑨〔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⑩〔光〕发扬光大。
⑪〔恢弘〕发扬,扩展。
⑫〔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⑬〔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⑭〔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⑮〔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
⑯〔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⑰〔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⑱〔刑〕罚。
⑲〔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⑳〔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①等,此皆良实②,志虑忠纯③,是以先帝简拔④以遗陛下。愚⑤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⑥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⑦,有所广益⑧。
将军向宠⑨,性行淑均⑩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⑪。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⑫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⑬所以⑭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⑮于桓、灵⑯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⑰,此悉贞良死节⑱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⑲于南阳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㉑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㉒,猥㉓自枉屈㉔,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㉕,遂许先帝以驱驰㉖。后值倾覆㉗,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㉘二十有一年㉙矣。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黄门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②〔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③〔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④〔简拔〕选拔。
⑤〔愚〕我,谦称。
⑥〔咨〕询问。
⑦〔裨补阙(quē)漏〕弥补缺失疏漏。
⑧〔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⑨〔向宠〕蜀将。吴蜀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唯向宠所部完整无损,诸葛亮认为他善于治军,临行将军事托付给他。
⑩〔性行淑均〕性情品行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⑪〔督〕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曾为中部督。
⑫〔行(háng)阵〕行伍,部队。
⑬〔先汉〕即西汉。下文的“后汉”即东汉。
⑭〔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⑮〔痛恨〕痛心、遗憾。
⑯〔桓、灵〕东汉的桓帝刘志(147—167年在位)和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⑰〔尚书、长(zhǎng)史、参军〕都是古代官职名。这里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⑱〔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⑲〔躬耕〕亲身耕种。躬,亲自。
⑳〔南阳〕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㉑〔闻达〕有名望,显贵。
㉒〔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㉓〔猥(wěi)〕辱。谦辞。
㉔〔枉屈〕屈尊就卑。
㉕〔感激〕感奋激发。
㉖〔驱驰〕奔走效劳。
㉗〔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
㉘〔尔来〕自那时以来。
㉙〔二十有一年〕二十一年。指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到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表出师北伐,前后计二十一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①也。受命以来,夙夜②忧叹,恐托付不效③,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④,深入不毛⑤ 。今南方已定⑥,兵甲已足,当奖⑦率三军,北定中原,庶⑧竭驽钝⑨,攘除⑩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⑪。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⑫,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⑬;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⑭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⑮,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⑯,以彰其咎⑰。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⑱,察纳雅言⑲,深追先帝遗诏⑳。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㉑,不知所言。
①〔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②〔夙(sù)夜〕早晚,日日夜夜。
③〔不效〕没有效果。
④〔五月渡泸〕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蜀汉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率师出征,同年五月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泸,水名,指今雅砻(lóng)江下游和金沙江汇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
⑤〔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⑥〔南方已定〕指建兴三年(225)秋,诸葛亮率军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⑦〔奖〕鼓励。
⑧〔庶〕表示期望。
⑨〔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⑩〔攘除〕排除,铲除。
⑪〔旧都〕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洛阳。
⑫〔斟酌损益〕斟酌利弊。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益处。
⑬〔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⑭〔告〕祭告。
⑮〔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话。
⑯〔慢〕怠慢,疏忽。
⑰〔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⑱〔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⑲〔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⑳〔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㉑〔涕零〕流泪,落泪。
思考探究
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3.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 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三 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积累拓展
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
1. 诚宜开张圣听……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 先帝不以臣卑鄙……
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五、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把这些短语找出来,并说说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成语及其含义。
六、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